轴承配件的维氏硬度是衡量其材料力学性能(尤其是硬度和耐磨性)的重要指标,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、承载能力和运行稳定性。以下从维氏硬度的基本概念、轴承配件的检测意义、常见配件的硬度范围及检测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:
维氏硬度(Vickers Hardness,简称 HV)是通过金刚石正四棱锥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材料表面,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后计算得出的硬度值。其计算公式为: 其中, 为载荷(单位:N), 为压痕对角线平均值(单位:mm)。
特点:
轴承在运行中需承受交变载荷、摩擦和冲击,其配件的硬度直接影响:
不同轴承配件因材料和功能不同,维氏硬度要求存在差异,常见范围如下:
配件类型 | 常用材料 | 维氏硬度(HV)范围 | 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
滚动体(钢球、滚子) | 高碳铬轴承钢(如 GCr15) | 750 - 800 HV(淬火后) | 需极高耐磨性,通常经淬火 + 低温回火处理,硬度接近洛氏 HRC60 - 62。 |
内圈、外圈 | 高碳铬轴承钢(如 GCr15) | 700 - 750 HV(淬火后) | 硬度略低于滚动体,兼顾耐磨性和抗冲击性,避免边缘脆裂。 |
保持架 | 黄铜、钢材、塑料 | 100 - 300 HV(视材料而定) | 黄铜保持架需一定韧性(硬度较低),钢制保持架经局部淬火后硬度可提高。 |
密封圈 | 橡胶、聚氨酯 | (通常不测硬度,测邵氏硬度) | 弹性材料更关注弹性和密封性,硬度用邵氏 A(Shore A)表示。 |
轴套(滑动轴承) | 轴承合金、青铜 | 80 - 200 HV | 需较低硬度以实现 “软基硬质点” 结构,减少对轴颈的磨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