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的核心成分是铁(Fe)、铬(Cr)、碳(C),部分类型还包含镍(Ni)、钼(Mo)、钛(Ti)等合金元素,各成分的作用如下:
合金元素 | 在转动轴中的主要作用 | 典型含量范围 |
---|---|---|
镍(Ni) | - 扩大奥氏体相区,提高材料韧性和抗疲劳强度,改善低温性能(如低温环境下的转动轴)。 - 与 Cr 协同增强耐蚀性(如抵抗有机酸、氯化物腐蚀)。 | 0%~20%(如 304 不锈钢含 8%~10.5% Ni) |
钼(Mo) | - 增强对还原性介质(如硫酸、盐酸)和点蚀、缝隙腐蚀的抵抗能力,适用于化工、海洋等苛刻环境。 | 2%~6%(如 316 不锈钢含 2%~3% Mo) |
钛(Ti)/ 铌(Nb) | - 与 C 结合形成稳定碳化物(TiC、NbC),避免 Cr 因形成碳化物而流失,防止晶间腐蚀(如 321 不锈钢含 Ti)。 | Ti≥5×C%,Nb≥10×C% |
锰(Mn) | - 替代部分 Ni 以降低成本,稳定奥氏体相,但过量会降低耐蚀性(通常用于经济型不锈钢)。 | 1%~20%(如 201 不锈钢含 5.5%~7.5% Mn) |
硅(Si) | - 提高抗氧化性和耐磨性,改善铸造性能,但过量会降低韧性。 | 0.5%~2% |
氮(N) | - 固溶强化提高强度,同时减少 Ni 用量(如高强不锈钢中添加 N)。 | 0.05%~0.3% |
根据应用场景不同,转动轴常用的不锈钢类型及成分如下: